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,居家养老是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。然而老人住在老房子里,上下楼梯成了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难题,他们大多时候只能“宅”在家里、成为“悬空老人”,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然成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。沈阳市政协委员魏颖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调研,并提交了《关于扩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范围和宣传力度的提案》。1月9日,沈阳晚报、沈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魏颖委员。
四个问题制约旧楼加装电梯
魏颖委员调研发现,沈阳市于2019年出台了《沈阳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工作方案(沈房发[2019]51号)》。但截至目前,沈阳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数量为127台(数据来自辽宁省住建厅),与需求相差甚远。
魏颖还调研了其他五个不同规模城市的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情况:上海市2021年加装电梯超过5000台,2022年计划10000台;“十三五”期间北京市加装电梯1843台;截至2019年底,广州市加装电梯4718台;济南市“十三五”期间加装电梯738台;四川省巴中市“十三五”期间加装电梯520余台。
魏颖委员指出,旧楼加装电梯,既是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得实惠”的民生工程,也是颇费物力、财力、精力的实事工程。沈阳市加装电梯实施过程中主要困难可以概括为四方面:一是业主意见难统一,二是资金筹措难,三是审批与施工程序繁杂,四是政策宣传不足。
建议开通审批“绿色通道”
魏颖委员建议沈阳市扩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范围,优化审批程序,开通审批“绿色通道”;拓宽宣传渠道,发挥示范带动作用;建立矛盾化解机制,为一层住户提供适当补偿;鼓励多种方式筹措资金。市、区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,受理加装电梯申请并建立联合审查机制,指导社区成立加装电梯服务队,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,真正做到让群众少跑腿、服务零距离。通过政策宣传、邻里交流、制作社区楼道宣传栏等,不断拓展加装电梯宣传的覆盖面。主管部门应选择一批成功加装电梯的现场图片和加装电梯政策图文,向市民群众宣传发放,提高群众参与度和知晓率。
加装电梯对于高层的住户可以改善居住条件、使房产增值,但对低层住户没有相应回报,由此造成业主意见难统一。魏颖委员建议,街道、社区应发挥熟悉小区情况、与住户各方联系密切的优势,为老楼加装电梯各方搭建家门口的纠纷处置平台。鼓励居民通过自行协商,为一层住户提供适当补偿的方式,如减免物业管理费、拿出电梯广告收入进行补贴等,和谐解决与化解矛盾。
加装电梯的费用除政府补贴部分外,其余由居民承担的部分对于经济困难家庭存在一定压力。魏颖委员建议,支持可多次提取公积金、协调低利率银行分期贷款等方式缓解。同时,广开渠道,如引入第三方资金、积极鼓励筹建“共享电梯”等,给予电梯厂商优惠政策如适当减免税收、协助贷款等。此外,建议政府部门承担前期管网改造、后期绿化恢复等工作,以减轻居民承担的压力。
魏颖委员表示,在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,需要综合运用家庭、社会、政府等各方力量,让加装电梯驶上快车道,共同建设幸福和谐沈阳。